您的位置: 8绵阳市政府网站8部门网站8市委农工委8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


      2017年,江油将按照中央、省和绵阳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决策部署,以绿色乡村、休闲乡村、文化乡村“三村”建设为方向,以“适度规模经营、深度融合发展”为路径,着力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创新等五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提供强大动能。

     一、着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主动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形成优质优价的正向激励机制。一是做大特色产业。全力构建“135”产业体系,即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一个龙头”,提升蔬菜、生猪、粮油“三大优势产业”,发展林果、花卉苗木、中药材、兔业、水产“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六次产业”的乘数效应。二是做优农产品质量。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设立农产品“三品一标”奖励扶持资金100万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实现认证20个以上。三是做响农产品品牌。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培育扶持“松花岭” “清香园”“寻山记”等重点企业品牌,打造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20个,不断增加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

     二、着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要素资源价值功能

     明确农村资源资产权属,推进农村要素资源有序流转、增值收益。一是加快权证颁发。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产权等七项产权颁证工作,在9月前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依法赋予农民对资产资源的占有、使用及收益权益。二是搭建交易平台。支持供销社和国有农投公司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建成对接全省、统一联网、资源共享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和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络,形成 “1+N+2”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发挥价值功能。在严控建设用地总量、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支持农业发展,稳妥推进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余建设用地,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三、着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核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加速土地流转集中。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力争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万亩,其中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面积达到流转土地总面积的40%以上。开展“经营主体+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试点,探索“大园区+小业主”等农业经营主体融入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集聚发展。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教育培养、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扶持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00人,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三是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探索组建农资、农机、农技等多行业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培育1个土地托管经营合作社,建设5个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加、售全程服务。

     四、着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围绕农村集体产权“一改五化”,发挥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村集体、贫困户共同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集体经济有发展、贫困群众有收入。一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开展15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改造试点,健全乡、村、组三级监管体系。健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在村级组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在村民小组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年底前完成全市365个行政村村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滚存规模达5000万元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今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大力推广盘活资源型、入股分红型、产业带动型、创办实体型、村企共建型、能人带动型及强村帮弱村“一带三转 ”等发展模式,探索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农业设施量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拓宽集体经济经营增收方式,年底前全面消除“空壳村”。三是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向每个贫困村投入不少于30万元的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大力开发绿色富民产业,确保高标准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五、着力农村金融创新,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资金保障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形成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投融资平台等农业发展多渠道资金来源。一是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加大财政风险保证资金注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经营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等抵押融资改革试点,新增农村产权抵押融资100笔,发放贷款金额650万元以上,完成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5000万元以上。二是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规范运行、风险防控机制,探索供销社资金入股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开展蜀岭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股权优化、增资扩股,探索开展1个行政村村域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三是发展壮大农业投融资平台。发挥政府国有公司平台作用,通过“PPP”模式吸引金融、社会资本参与让水河湿地公园、黑宝彩谷、雁门老鹰茶基地等项目建设。增加财政对银通担保公司资金注入,扩大涉农融资担保规模,着力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